密云县工业开发区园区
| 工业园区 |2011-10-06
北京密云工业开发区于1992年5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,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,是教育部认定的“中国高校科技产业基地”、科技部批准的“国家火炬计划北京绿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”、北京市科委建立的“北京高新技术成果孵化产业基地”。1999年国务院将其列入中关村科技园幅射区,2000年升入北京市级开发区。 工业开发区总公司注册资金2.8亿元,实际总资产达25亿元。公司经营范围:开发区决体规划、基础设施开发、土地出转让及房地产开发、产业投资。发展宗旨是:按照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要求,坚持“发展是硬道理”理论,加快开发区建设,使之成为规划科学、布局合理、设施完备、环境优美、服务一流的现代化工业区。抓住我国入世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机遇,发展现代制造业、电子信息产业、高新技术产业和生物食品产业,使之成为促进首都郊区经济发展、实现郊区现代化的重要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,成为环渤海湾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目前,入区企业138家,清华、北大、航空航天大学等16所高校及中科院、信息产业部等所属高科技企业建立产业基地,以现代汽车、福田汽车、北汽控股为代表的零部件产业基地,以信息产业部十二所、京东方电子集团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、以伊利、太子奶、宏宝莱等为代表的生物食品产业基地已形成一定规模。
开发区将以雄厚的资金实力、优惠政策、完善设施和良好的服务,为入区企业分行宽松、舒适的投资环境,秉承真诚互利、共同发展的原则,同国内外各界朋友合作,实现共同发展、共同繁荣。
为 有 创 新 活 水 来——美丽的密云
碧波万顷的密云水库,翩翩起舞的美丽天鹅,绵延起伏的明代长城,环境优美的绿海田园,现代化的生态精品卫星城。
密云——北京一个洁净而美丽的郊县。她位于北京市东北部,燕山山脉南麓,华北大平原北缘,地处平原与山区过度地带。全县总面积2227.47平方公里,是京郊面积最大的县,人口42.9万,距市区65公里,辖17镇1乡。
密云历史悠久,文化积淀深厚。秦朝置渔阳郡、渔阳县,为密云地区建县之始;元置密云县;明清时属顺天府;今属北京市。
密云的地貌格局颇有特色。地势自北向西南倾斜,水山环绕,相得益彰。14条主要河流,贯穿其中,200条溪流纵横,其中潮、白两河最为著名,潮河水系是北京市的两大水系之一。
素有“华北名珠”之称的密云水库坐落在县域中央,密云水库是首都的重要饮用水源基地,其库容为43.75亿平方米,水库一、二、三级保护区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2/3,水域面积达188平方公里,如今已是北京须臾不可离开的一“盆”生命之水,100多公里的京密引水渠,为首都北京源源不断地送去甘甜的清水,如同一条绿色飘带,把密云和首都紧紧地联在一起。
多年卓有成效的水源保护,营造了密云“净水、净气、净土”的绿色田园,形成了密云今天的独特环境和生态优势。全县林木覆盖率60.3%,密云水库水源涵养区林木覆盖率达80%,空气质量一级,地表水体可直接饮用。密云被列为“全国生态示范县”。2000年被评为“全国林业生态先进县”,国务院批准为“中关村科技园辐射区”。
1994年5月29日,江泽民总书记到密云视察时欣然题写了“绿山、净水、富民”六个大字,指明了密云发展生态环保型经济的方向。
在新世纪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,密云县委着眼首都未来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要求,确立了密云县在新世纪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——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。
举保水旗、吃环境饭,在全县人民的心中达成共识,努力打造清洁优美的自然环境、先进完善的设施环境、高效规范的体制环境和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。构建起高新技术工业,突出县工业开发区、畜牧产业化、密云卫星城建设和旅游西线开发四个战略重点,实现密云经济快速发展,达到富民强县目标。
密聚世上景,云集天下商,美丽的密云欢迎您!
